top of page

本文錄自《聖苑第七期》民國八十年三月一日出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智本行-智之無為觀   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 祥雲

何謂無為?無造作之謂也。無造作並非無作為,而是無有造作之為也。因此對「無」之認識,應是和諧之謂,何以故?和諧乃是無爭之謂,而無爭即是平等之關係,方能無爭,亦即在無任何之利害下方有。若以無爭為無之和諧,即此和諧應是建立於無任何之一物方可。然而,無任何之一物並非是空無之謂,而是無有任何一物卻又包含一切物。若以包含言,即此無任何一物之無,應即是空性之無。因為空性之存在,方能無含任何物而能包含一切物,因此空性之無即是無為之無。

 

依此,即無為之無,是在其內涵性而言,有此內涵性,方有包含性之可言,若能由此而認識,即含任何一切物之「無」,方有「為」之可言。所謂「為」,應是包含性之為,亦即是一物之展現之表示。因為物之展現作為在行為,有其能發展成為任何一切物之無之存在能力,此一能力在展現表示中,乃是一有為之動作。因此「為」,乃是由「無」含任何物而能成就任何物之展現能力,有此能力方有一切物之展現。由此觀之,即為之所以能展現者,乃是因緣造作之使然。

 

在無任何物之狀態下,能包含一切物乃是空性之因,其所具備者,即是能感觸之展現能力,此感觸能力可以相感共與,相感是果之原因。果之原因,必然要求出現果之成熟,亦即因果成熟之必然期待。然而相感共與是無之內涵性,只是展現之狀態而已,其所具備的,只是親與強力之一面,故其意識能力傾向於觸感之方向,亦即在強力觸感之一面為相感共與之狀態。因此若無助力即無法促成其果因。若以親與強力而言,其助力在於弱力之一面,必待「有」之接觸,此即是現象之投合。因為「無」之包含性乃在於其空性,而「有為」之展現在於行為之發生,此現象之展現,必然由現象之投合,方有「有為」之產生。

 

因此,「無」之產生,其展現能力是一種自然行為,此自然行為須自然展現之助力,即現象投合之緣。是以現象之緣,即由因相之相感而能成為「共與」之事實,其現象之有,即是因緣和合,才有成熟之可言。若不然,因仍皈於因,無展現之可言。然而,無為之因緣和合之成熟,是因緣之造作,是自然行為之極,由此自然行為之表示,而為「有」之展現。

 

因緣之造作,是現象生命展現之能有所肯定,方有真實之實際,此肯定是生命現象之起伏。有此生命之起伏,方有生命之展現與回皈,此即是「為」之表現。生命之能有所起伏,即在於「為」之造作中,此「為」之現象展現,亦在於其起伏之造作,即因緣和合在於四相造作中。因此認定生命現象之起伏,應即認定四相造作之為,亦即由四相之運行中體知無為之真實,此即是生命之回皈與展現之真實,亦能由此而肯定生命存在之實際。

 

何謂「四相」之運作?四相即生、住、異、滅。

 

「生」,是意識展現之鼓動,亦即行為之起念,因有念方有行為,如有種子之因,必須有雨露、農夫之緣,方有成熟穀物可言。生之所以有其鼓動,乃在其內涵性狀態,即含因是動之能力,然而,含因本身必然接受鼓動方有展現。種子之因有其鼓動能力,方能接受助力,此助力之緣即如雨露與農夫,雨露是促成滋潤之方法,是助力之緣,而農夫是肯定其成熟之實際,此即是生之鼓動能力所表示者。由此觀之,生命展現乃在於其展現之因素,亦即其鼓動能力乃出自其意識展現之願力,此即是行為動念。行為若無動念,一切物即無造作,無造作即無肯定,無肯定即無實際之存在,故生之鼓動能力乃是果之原因。然而,此因若由助緣之投合而展現,即成為意識展現之投合,種子之因,若有緣而無願力投合能力,此助緣即無成就之可能。

 

「住」,即是意識展現之投合,亦即行為之執念。行為若只有動念而無執念,即可能此念無投合意願,故無觸緣之事實,若無觸緣即無「住」之可能。因此行為執念乃是投合之緣由,有投合方有「住」之可言。

 

有「住」方有成熟,此即是「異」。亦即意識展現成熟,在於有其投合,然而生命在其投合中所顯示之成熟,是行為之計念,成熟即有餘道之分別。所謂「餘道」,是表示分枝之意,成熟方有分枝之可能,因此「餘道」者即是有分別之計念。即如人在有成熟能力之時,即思及自立門戶,亦即羽毛長豐即能飛翔之意。因而種種之分別餘道即生,此即是「異」之成熟,有成熟必然有其極限,此即為「滅」之始。

 

意識展現若至極,其動念必然是行為之分限,此即是行為分念之必然過程。因此由生、住、異所然之業相,乃由此而相續成就於循環造作,此即是回皈展現與回皈之真實,皆在此和合造作與四相之造作中,此皆謂「有為」之事實。

 

何謂「無為」之造作?「無為」已知為極其自然之行為,然而此自然行為在相感共與之下,成就異滅之事實。有此事實,故「無為」之造作即在其能如何方可使因緣造作與四相之造作,皆能在極其自然中成熟生命展現之真實,亦能由此成就生命回皈之真實,而能在真如之寂用中完成。

 

由此可知,所謂之「無為」,應是一包容性而言,亦即具備此一內涵性與包含性之含容性方可,此即是「如如」之表現,亦是本體法性實際之包容。本體之如如,是真如展現之真實,此一真如之真實即是「寂」之為,亦即「無」之空性,故能不含任何物,卻又包含一切物之包容性,方是本體之真如。若本體之真如為包容性,即其能力即在其展現之狀態,故可謂「法性」。

 

諸法之運行在其用,此即是由真如之寂,而成就有體之用。然而,法性之運行乃基於實際之展現,故實際之運作即是真如之用,因而有體可以常住而不滅,此即謂「常」。然而,真如之本體與真如之法性及至真如之實際,皆在自然行為之寂用之中,故回皈與展現皆能謂之實之展現,而展現與實際之無常變化,即皆在展現與回皈之同一運作,此即是本體、法性實際同一之謂,亦即「無為」之真實。

 

(取材自雲宮北堂)

(2015/02/21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