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本文錄自《聖苑第十期》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十八日出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胡孫家族(上)   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 祥雲

山胡擁蒼翠,兩耳白茸茸,野樹啼終日,黔山深幾重,啄雞探細石,
噪虎上孤峰,被執應多恨,筠籠僅不容。  ── 蘇轍《山胡孫詩》

 

在動物世界中,猴子是家喻戶曉的要員之一,除了高山森林中的野生猴之外,從古到今都有許多人畜養他們,由於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,加以機警、頑皮的個性,給畜養者帶來很多樂趣。《列子‧黃帝篇》曾有一則寓言,提到宋國有一位狙公喜好養狙(ㄐㄩ,猴子),養了一大群的狙,且很能瞭解狙的意識。狙也甚得狙公之心,後因家境關係,必須設法減少狙食,狙公乃對狙說:「以後餵食的草芋,只能早上三個,晚上四個。」眾狙聽了相當生氣,狙公遂表示願意改為「早上四個,晚上三個」,眾狙於是非常高興並且欣然同意,這就是有名的「朝三暮四」成語的由來(見《莊子‧齊物》)。在非洲亦有一則類似的說法,是關於猴子到玉米田中摘玉米的故事,頑皮的猴子,每摘一個就將之挾在腋下。當整個田中的玉米摘光之後,那猴子僅摘到兩個玉米,一個挾在腋下,一個拿在手上。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古人的因其「好踐稼疏,所過狼藉」,而認為猴兒「雖群不相善」的原因吧!(註一)被中國稱為「山君」的猴子就是這樣,相當聰明頑皮卻欠缺智慧。

 

另一則〈野人閒話〉中的故事也提到,四川蜀國有一位名叫楊千度的人,非常善於調教胡孫「猴子」,而且能叫胡孫聽得懂人話。有一天馬舍內栓養的胡孫弄斷了繩子,跑到大殿上來,蜀王就命令兵士將之射殺,但兵士忙了三天都沒有射成,於是內監就奏報說有一位楊千度能弄胡孫,不妨試著請來捉之,蜀王同度,楊千度遂先以十餘頭胡孫在殿前嬉戲,這時馬舍溜出的胡孫就在殿舍上偷看,楊千度於是高聲地宣稱「奉勅殿上的胡孫下來」,果然胡孫就立刻來到殿前,蜀王大悅於是厚賜楊千度。內臣們感到非常難以思議,紛紛向楊千度請教方法,楊坦誠的說,胡孫是動物並不懂人的話,只不過是先以靈砂作餌,改變他們的獸心,然後設法調教之罷了。

 

靈砂是什麼無法可考,但猴子之所以有高度的學習能力,乃因為牠是屬於靈長類哺乳動物。靈長類就中文的語意來說,代表靈性的滋長,而英文的原字primate是來自拉丁文primus的演變,其本意作「第一或首要」解。猴子因為是人類的近親,而且有許多地方與人類相似,所以當瑞士的自然學家魯氏(Carolus Linnaeus)最初在動物歸類時,就把人與猴子一起歸為「靈長類」(註二)。

 

靈長類最早開始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,是大約距離現在六千萬年前,以地質年代來說,約當第三世紀的新統期(Eocene Series),然後經過漫長的歲月,逐漸進化。由於進化的快慢,而有高進化靈長類與低進化靈長類之別。人類則是高進化靈長類中的最高度進化者,被尊稱為「萬物之靈長」(註三)。人類與猴子的分歧時間,大約是上新統期(Pliocene Series)(註四)。與人類分歧後的猴子,發展為高進化靈長類的有猿類(Ape)及舊大陸猴(Old World Monkeys)。而新大陸猴(New World Monkeys)及狐猴(Lemurs)、眼鏡猴(Tarsier)以及樹鼩猴(Tree Shrew)等,則屬於低進化靈長類。

 

大多數的靈長類,除人類而外,都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,以果實或植物為生,有的亦兼食昆蟲及小動物,大多數群居性強。其中只有少部分生活在地面上,大部分都生活在樹上,從而身體的許多部份諸如:眼及手腳等乃發展成能適應樹林生活的特性。蓋任何動物要在樹枝上來回跳躍,就必須具有良好的眼力及相當足夠的握抓能力,因此靈長類的高進化與低進化之間的差異,就可依腦部、臉型、眼睛、體態、手肢及運動的技能來衡量。通常愈高進化靈長類其腦容量愈大,臉型較短,眼睛較大,兩眼甚且可同時焦視目的物,有的還能分辨顏色,體態普遍較大也較高,有的甚至於已有拇指(如猿類),肌肉運動及手趾握抓能力也較佳。

 

一般來說,靈長類比較不依賴嗅覺,猴子當然不例外。有趣的是人們卻依據猴子鼻子上的長相,來分判猴子的類別。而依猴子的鼻子來分類的大約分為闊鼻類(Platyrrhine)與狹鼻類(Catarrhina)兩種。據說人類就是由狹鼻類進化而為類人猿(Anthropoidea),再由類人猿最後進化而為人類(註五)。

 

闊鼻類猴的鼻子有寬隔膜,將朝外鼻孔分開,上下頷每邊各有三個前磨牙,耳道缺骨質,尾巴較長,有些尾巴可以握物,主要產地在中南美州新大陸以及墨西哥南部的熱帶雨林,由於尾巴性能之不同,又概分為長尾猴科(Callitrichidae)及捲尾科(Cebidae),如果再予細分,該兩科又可分為六十九種之多。較具代表性的有蜘蛛猴(Spider Monkey)、秃猴(Uakari)、吼猴(Howler)、僧帽猴(Capuchin)、僧面猴(Saki)、三道紋夜猴(Durukuli)、松鼠猴(Squirrel Money)、狨(Marmoset)、塔馬林猴(Tarmarin)等。其中狨及塔馬林猴屬長尾猴科,其餘則屬於捲尾猴科。且除夜猴外,絕大部分屬於晝行性猴(註六)。

 

各代表性猴中,最常被人豢養的有蜘蛛猴、秃猴、僧帽猴、狨及塔馬林猴,簡述如下:

-蜘蛛猴,不但腹大、肢長而且尾巴也特長,能捲曲抓物,有如一條額外的胳膊,看起來像林中遊蕩的大蜘蛛,因此聞名,甚賣藝者的歡迎,又因為容易感染瘧疾,故被人們用來在實驗室作瘧疾疾病的研究對象。

-秃猴,毛帶紅色、灰色或淺褐色,頭部赤裡,興奮時面部發紅,當地印安人(亞馬遜河流一帶)當捉幼猴飼養後玩賞。

-僧帽猴,由於頂毛像托缽和尚的頭巾,加以性情溫和,學習能力很強,是街頭演奏者最當豢養的動物之一。

-塔馬林猴中的金獅面猴,由於體毛呈金絲狀,而且有獅子般的濃密鬃毛,形狀相當可愛,最引人注意而成為家庭寵物。
與塔馬林相似的狨,如白鬢狨、金獅狨、侏儒狨、長鬚獠狨等,亦因為生性聰明活潑,外型美觀,可以藉唇部運動表達意思,並且可以發出高音調的顫音,受到人們的歡迎。

-吼猴,則以吼聲而聞名,這種猴是中南美洲猴中最大型的一種,體長約40~70公分,尾長50~70公分,有髯毛,聳肩駝背,由於舌骨擴張成一個大的殼狀器官,與氣管相通,使聲音可傳3~5公里,最常聽到的吼聲是在清晨及黃昏,為的是宣佈所屬的地盤,其家族的疆界是依吼聲的大小來劃定的。吼猴的動作很慢,習慣棲於樹冠,主要吃樹葉維生,行動時通常由一老猴率領,有秩序的結隊前進,由於食性與性情關係,很難豢養。

 

就靈長類的進化程度而言,新大陸的闊鼻類猴是屬於進化較慢的靈長類。但是在低進化的靈長類中,除上述的闊鼻類猴外,還有樹鼩、眼鏡猴及狐猴。樹鼩是一種形狀像老鼠的樹猴,與原始的猴祖「樹棲食蟲獸」(Arboreal Insectivores)在外觀上並無差異;眼鏡猴是棲於東南亞島嶼,如菲律賓、蘇門答臘、西里伯斯等地的小型夜型猴(體長只有9~10公分),腿長、體短、臉短、頭圓,能做180度轉動,眼大像似戴上眼鏡,是以稱名;而狐猴較為複雜,在外型上較像狐狸,是樹鼩以外最原始的靈長類之統稱,有四種主要科別:即狐猴科(Lemuridae)、大狐猴科(Indriidae)、懶猴科(Lorisidae)及指猴科(Daubentoniidae)。

 

-狐猴科中較著名的有:棲岩洞的環尾狐猴屬(L. Catta)(註七)、吃竹子的夜行性猴屬(Hapalemur)、尾較短的鼬狐猴屬(Lepilemur)以及將脂肪貯存於臀部與尾部的鼠狐猴屬(Cheirogaleus)和倭狐猴屬(Microcebus Avahi)。(註七)

-大狐猴科,較著名的有絨毛狐猴(Avahi)、大狐猴(Indri)以及馬達加斯加狐猴(Sifaka)。絨毛猴是長腿樹棲的夜行猴;大狐猴身體纖細,四肢很長,專食嫩枝、果實和植物,馬達加斯加猴則以體長尾長、頭小、眼大、耳大為其特徵。

-懶猴科,均為夜行性且獨居,包括懶猴(Loris)、樹熊猴(Potto)及嬰猴(Galago)三種。懶猴顧名思義行動較慢,印度、馬來無尾靈長類的總稱。其中又以慢行懶猴(N. Concang又稱蜂猴)動作最慢;樹熊猴行動亦慢,平時則牢抓於樹,遇到緊急事故才迅速跳跑;而眼大、耳大、後腿長的嬰猴,體型較蜂猴更小,共有六種,最小的矮嬰猴體長只有12~16公分,這種猴非常活潑,動作敏捷,經常在樹上跳來跳去。

-指猴(Aye-Aye),樣子長得像松鼠,頭寬圓、面短、眼大,具有不斷生長的切牙,手大指長,尤以第三指更長,是以稱名,各指均有尖銳的爪牙,第三指用途在扣樹幹,挖開樹幹中之昆蟲及果肉,通常這種猴會在樹杈上用樹葉築一個球型的巨巢。目前狐猴在「紅皮書」中已列為罕見或瀕危的動物(註八)。

 

附註:

註一:見唐柳宗元《憎王孫文》。

註二:見The New Book of Knowledge,卷十二,第417頁。

註三:達爾文(Darwin)進化論(Evolution theory)認為人類之發生,初為單細胞,由是經桑椹期(Morula Stage)、囊胚期(Blastula stage)、原腸期(Castrula stage),與其他腔腸動物相同,其後則與脊椎動物(Vetebrata),經同樣變化而成。故有與魚類同一先祖之時代,亦有與兩棲類(Amphibia)同一祖先時代,且與獸類先祖與中世紀爬蟲類(Reptilia)有密切關係。推論人類應由此類之物而來。見石川千代松著,楊俾孫譯《人類之由來》緒論,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。
赫克爾(Einst Haeckel)的創化史(Histary of Creation)把人類的進化過程,由低到高分為三十組,第一級是無構造原始生物,第三十級是人類為最高級,在人類之前是猿人類(類人猿類),再前是人猿類。在人猿類下,赫氏並解說,現尚生存而與人類最近之猿類,為身軀頗大而無尾的狹鼻猿類,如亞洲的猩猩及長臂猿、非洲及大猩猩及黑猩猩等。此等人猿,大概起源於近生代第三記的中新統(Miocene series),距今1900萬年,唯人類之直接祖先,不能於現存人猿類中求得,當於已滅絕人猿類中求之。見徐亮之《中國史前史話》〈科學的人類起源說篇〉,華正書局出版。

註四:上新統期,距今約100萬年,見徐亮之《中國史前史話》,第20~21頁〈地質年代與生物演譯簡表〉。

註五:赫克爾將胎盤類(Placertalia)分而為三,其中一種為原似猴類,由此而成為擬猿類,進而成猿猴類,更進而為闊鼻類與狹鼻類,狹鼻類進而為類人猿,再由類人猿進化為人類。見石川千代松《人類之由來》,第3頁。

註六:見簡明《大英百科全書》,4、7、9、12、16、17、18等卷。

註七:狐猴科有六屬,約十五種,而狐猴這一名稱除典型狐猴外,還包括絨毛狐猴、大孤猴、馬達加斯加狐猴、指猴、懶猴、樹熊猴和嬰猴。其中最大的大狐猴體長約123公分,較小的鼠狐猴約30公分,最小的短嬰猴只有12 ~ 16公分。
狐猴分佈區很廣,其中絨毛猴、大狐猴及馬達加斯加狐猴均在馬達加斯加東、東北及西南部雨林,其餘指猴也產於馬達加斯加西北部及東部的森林、紅樹林與竹林中,懶猴中的修長懶猴產於印度及斯里蘭卡,慢行懶猴產於亞洲東南部及馬來半島;樹行懶猴也稱(Tree bear)或(Bush bear),產於非洲熱帶雨林,嬰猴產於沙哈拉以南的非洲森林。
見《簡明大英百科全書》Lemur, Avahi, Indri, Aifaka, Loris, Potto, Aye-aye等各條,及幼獅少年百科全書第五卷「指猴」條。

註八:見《簡明大英百科全書》,2、5、8、9、11、14、16卷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