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慧明解智慧菩薩示詩:

「智道絪緼,大道離相」:先天的智慧與大宇宙的真道,互相激盪交互作用,如同陰陽之間的激盪交流,交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用出和諧狀態,大宇宙的真道是沒有任何名相、沒有束縛也沒有框架,大道就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清淨不染濁的自心本性中。(離相的「相」:我相、人相、衆生相、壽者相。離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就沒有分別心,不會落入執著妄念。)

「離名無形,生出一炁」:離開了名相,不執著於任何有形象的外在一切,自心清淨不染濁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便生出先天一炁。

「可得而形,極真一炁」:得到先天一炁,一炁可入形遍布周身,有形的形體來自於先天真元的一炁。

「真空妙有,形於無形」:認清虛妄,真正放下凡俗一切,看到自心本性是空空洞洞的,內心的虛妄清理乾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、真正空了,就能提升到不一樣的奇妙境界,生出妙有,所有的有形都來自於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形,無中生有。

「象於無象,非意揣摩」:要去效法的是沒有形狀的(大道),而不是以自己的意念去臆測推斷。

「無分別心,虛無中來」:遠離所有外在的名相,沒有分別心,外離相、內不亂,清淨的真我便從虛無中生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來。

「元精元炁,神風靜默」:清淨的心性,淨化自身的濁精、濁氣,帶動自身內在的先天元精、元炁激盪絪緼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練元精成元炁、練元炁成元神,心沉靜下來,在靜默當中,元神在形骸中如風一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活活潑潑的循環運行於周身之內。

「元神不昧,靈明真境」:元神活活潑潑,不受執著妄念的蒙蔽,練神成虛,虛空中的靈性清明與道相合,那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便是修行的真實境界。

「道之規律,無視無聽」:道在天地萬物間的運行有其規律,例如一年四季有規律,日月運行有規律,人體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絡的運行有規律,道的規律是看不見的、也聽不見的,一切能看見的、能聽見的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都是短暫且稍縱即逝的,不是真正的道。

「瞬息萬變,五光十色」:世間的人事物隨時充滿了變化,因為人的心念、心識在一呼一吸之間瞬息萬變,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心念的變化影響了外在的行為而牽動萬事萬物的變化,大千世界五光十色,充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各種色彩絢麗、光彩奪目的美景、美色,眼睛所見的五光十色使得心神向外奔馳。

「身心事務,抱神以靜」:自己的身心要有所覺察,不受外在的影響,內心的心神時時保持沉靜。

「形將自立,形體自然」:內在心神沉靜,外形顯出的容貌將能端正自立,目容、口容、聲容、頭容、手容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足容、氣容、立容、面容都很端正平穩,形體處在任何環境當中都是自然自在,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以安然的面對外在人事物。

「心神不亂,適應正道」:隨時保持沉靜,內在的心神就能平穩不亂,當面對任何逆境、挑戰、亂象的時候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都能夠適應並以正當的道理去因應。

「必靜必清,無勞汝形」:自己的人生、自己的生活、自己的心靈,必須隨時保持安靜、清淨,不過度放縱自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己的形體,去從事那些徒勞無益的活動。

「無搖汝精,乃可長生」:要保持自己本源清淨的精氣,不要動搖消耗自己的元精,元精不受到沾染汙濁,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能走向長生之路。

「至彼至陽,純陽之體」:修練到彼處沒有七情六慾盲動的塵垢附著,斷除塵垢之陽,回到最純粹最純淨的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陽狀態,活活潑潑的天性,天真流露,臻於極致純陽的境界。

「至彼至陰,幽深渺微」:修練到彼處毫無任何貪嗔癡慢疑的毒根,清理濁垢之陰,回到最純粹、最沉靜、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乾淨的至陰狀態,向內在心靈深處探索,那個內在沉靜的微妙境界是非常的清幽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邃、幽渺細微。

「陰陽之原,太極道一」:純陰純陽的原始純粹狀態,沒有貪嗔癡的毒根、沒有七情六慾盲動而生的塵垢,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陰至陽得以合和激盪、回歸太極,恍惚渺冥中,真陰中有真陽、純陽中有純陰,太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極來自於無極,太極也會回到無極,與道合一。

「極陰陽原,逐於大明,入窈冥門」:道生一,一生二,三生萬物。無極生太極,太極分化出極陰、極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極致純粹的真陰(純陰、極陰)、真陽(純陽、極陽)是陰陽最原始的狀態,也是人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中最純真、最原始的天性,沒有貪嗔癡的毒根附著的真陰、沒有七情六慾盲動沾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染的純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要回歸純粹陰陽的原始狀態,天真流露,回到自我大光明的本性,須要找到本源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道入口的那扇門,須進入最深邃沉靜恍恍惚惚的狀態。

「至應動開,智照日月,至陽之原」:修練回到極致的本原,天性得到感應、生動活潑開啟了先天的智慧,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慧的光芒照耀如日如月,不受到雲影的遮蔽阻擋,純真的天性天真流露沒有七情六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慾的盲動,那是純粹真陽至陽的原始狀態。

「無感之時,深根凝湛,至陰之原」:沉靜的本性沒有感知到貪嗔癡念的毒根,心性根源沉靜向內凝聚收斂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湛然寂靜,那是非常純粹乾淨、清靜至陰的原始狀態。

「攝跡歸本」:收攝心性外放奔馳的蹤跡,回歸沉靜本性的原始狀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”攝跡”,致虛極,臻於純陽狀態,至善的天性活活潑潑喜怒哀樂均未發,動念而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幾,即使心中有毫末情緒的細微變化,便能當下立即覺察,喜怒哀樂得以發而中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節。”歸本”,守靜篤,臻於純陰狀態,抱神以靜,以清以靜,沉靜于極致的純粹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陰,貪嗔癡的毒根不附著于本心天性,歸本沉靜之天性不可見,而可見於容貌辭氣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之間。誠於中而表現在外的九容威儀自然端正,足容穩重(無輕佻心),手容敬慎有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禮(無弛慢心),目容端正(無淫僻心),口容止於當止(無煩易心),聲容沉穩(無暴厲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心),頭容正直(無邪曲心),氣容嚴肅(無浮蕩心),立容端莊 (無偏倚心),色容端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自然(無表暴心)。攝跡歸本,虛極靜篤,沒有任何塵垢毒根的純陽、純陰自能氤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激盪、合和為一,與道合一。

「至道精微,心靈不測」:至道是真正的大道,充塞大宇宙之間,冥冥中掌管萬事萬物的運行卻非常的精細微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渺,細微到人為刻意用心靈也是感受不到、探測不到的。

「窈冥深遠,昏默玄絕」:心靈完全寂靜自性清淨沒有雜念時,自然感知至道的細微渺冥,深不見底、遠不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邊,幽深通達,心靈清淨到極致,茫茫然而沉寂,沒有妄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著,放下一切,開啟了智慧無所不知,便能感知至道深遠卻不停滯在任何境界,既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不是有也不是無,既不是虛空、也不是實有,恍恍惚惚玄之又玄,難以文字描述的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境界。

「忘視自見,忘聽自聞」:刻意想要看卻看不見,只有真正放掉一切,全然沉靜於恍惚當中,不強求去看,自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然可見,不強求去聽,自可聽聞。

「則神不擾,而形不邪」:恍惚渺冥當中,心神與至道相合,天性活活潑潑不受七情六慾或任何外來的干擾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行住坐臥當中保持寂然沉靜,自心端正,自己的形體九容自然端正而不偏邪。

「抱守精神,境而不亂」:隨時保持自己先天的元精元神不受濁垢汙染,天性活活潑潑天真流露,不論處在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何情境中,內在心神沒有情緒的盲動,也不會受外在人事物或任何環境影響而紊亂。

「心與形合,自冥正道」:內心與外形合一,表裡一致,冥冥當中思想言行很自然的合於正道。

「聞靜不夭,精神靜慮」:聽聞至道而沉靜,不會遇到災難,精神保持肅靜也能使得思慮清楚。

「心聞形逸,長生久視」:內心沉靜自然聞道而得道,與道相合,形體顯得悠然自在,內在生命活潑自在,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目自然通達無礙,生命長久存活而不衰老。

「天地有官,綱維萬物」:官,功能、職務。天地各有功能與角色,例如日月陰陽的運行、四季的變化,冥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之中有掌管大自然的秩序,使得萬事萬物有條理有秩序。

「陰陽二氣,運載群品」:大自然當中有陰陽二氣,運行承載萬事萬物。

「中和妙道,攝衛修身」:陰陽之氣自然運行,陰中有陽、陽中有陰,自然調和陰陽,中和運行是奇妙的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道,善於把握陰陽之道便能好好的保養、護衛周身,更能掌握修行的道理。

「慎守汝身,自然昌盛」:謹慎守護自身,身心協調,生命自然健康昌盛。

「固守其一,以然其和」:大道一以貫之放諸四海而皆準,不論修行或生活,道理都是一樣的,秉持一貫的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度,順其自然保持中和。

「守心歸一,持守大道」:守住自己的本心本性,身口意、身心靈歸於一,自然與道相合,合於大道。

「處於陰陽,二氣調階」:吾人隨時處於陰陽之中,日出日落,動靜當中,生活當中,保持平常心,陰陽互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消長、互相協調,氤氳激盪,在淨化、進化的過程當中,一步一步一階一階的提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升。

「入無窮門,游無極野」:與道合一,探索生命的真相,真正進入修行的那扇門,便能明瞭大道是無窮無盡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沒有盡頭,渺渺冥冥,放之彌六合,卷之藏於密。

「其物無窮,皆為有終」:大自然的生命,由陰陽二氣激盪生成的萬物,生生不息,循環不已,無窮無盡。物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質生命經歷成住壞空的過程,每一次短暫的物質生命都會終了,然而主導物質生命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的精神生命才是真主人,真主人面對每一次物質世界的成住壞空,勘透生命的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義,可超脫成住壞空,提升精神生命。

「其物無測,皆為有極」:道生一、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大道涵養孕育萬物、化生萬物而無以測量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道的運行生化萬物可有極限?有極限的都是物質世界的事物,短暫的存在。然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道的運行卻是自然運行而沒有極限。了解大道、了解真理,便不會侷限在物質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界的框架,而得以超脫極限。

「心行滅處,清心寡慾」:心行,是指內心的活動狀態,內心的作用、活動,會產生很多的狀態與變化,生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各種分別心、妄念。修行很重要的便是在行住坐臥當中,隨時謹守,護持本心,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心動念之際立即斷滅,斷絕思慮,少思寡慮,清心寡慾,保持心念的清靜、減少慾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望,便不會牽動眼耳鼻舌身的躁動。

「修淨自心,滅念息心」:時時勤修淨化自心,保持內心的沉靜,斷滅心念當中的各種雜念、各種貪嗔癡,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何起心動念的當下立即斷滅止住,保持心念的純淨。

「淨極通達,明心見性」:當自心純然的沉靜、淨化,沒有任何雜念、沒有任何貪嗔癡念,純然乾淨、寂靜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極致的時候,自然通透,那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本心本性,明心見性,見到的是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來面目,也是本來具有的佛性、本就存在的道心,如同暗室中的一顆夜明珠,滌塵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見性,光芒四射。

「形神入化,落影離形」:人的形與神互相依存,道在其中的作用,後天返先天的修行過程,以形化氣、以氣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化神,以神化虛,虛明而得通達以與道相合;反之大道運行生化萬物的過程乃是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生有(先天落入後天),以虛化神,以神化氣,以氣化形體,落入後天而生形體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日照形體產生了影子,行於陽光下形影不離便以為影子是真實的。日落之後沒有陽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光,影子便離開了形體。究竟影子、形、神,孰為真?孰為虛幻?

「邈然道絕,黯爾俱滅」:影子與形、神,三者互相依存,若有若無,虛幻而縹緲,若認影子、形體為真實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永恆的,便與真正的大道阻絕,影子藉著光的存在而與形體產生形影不離的假象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沒有了光,形體就沒有了影子,形體滅寂之時,影子也不存在了。形影俱滅時,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正留存的,才是虛空當中的實有。

「智慧開啟,樂觀豁達」: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,開啟智慧,智慧不是後天世俗的聰明才智或學位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問,而是找回自己原來就存在的先天智慧,合於天性、合於大道的大智慧,開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自性當中原有的大智慧,不再有人我眾生的分別心,和光同塵,面對人生、面對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活的各種順境、逆境、挑戰與考驗,保持積極樂觀,博大而開闊心胸,不畏懼生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、不憂慮生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執道者德全,德全者形全,形全者神全。神全者,聖人之道也。

「精氣神妙,長生久載」:大智慧開啟,自身的濁精、濁氣、濁神已淨化、轉化為元精、元氣、元神,化虛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明,那是何等奇妙的境界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精氣神合和,與道合一,精氣神寄存於形體當中,形神互相依存,得以長生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