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元師姊解智慧菩薩示詩:
「智道絪緼,大道離相」:道者,虛無之炁,天地之祖。天道是乾(ㄑㄧㄢˊ)的智性,萬化之所自,天地陰陽
兩氣和合,孕育萬物變化而精醇。大道無形無相,遠離人所能想像的奧妙。
「離名無形,生出一炁」:道本無形隱無名,視之不見曰無形,故不能以名,道無形而自彰,虛無而能萬化,
其中有精,生出元始一炁,分為陰陽形成天地。
「可得而形,極真一炁」:大道自無而生,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,陰陽造化氣聚以成形。無始
之始,莫不始於無,「無」非真無,乃道之用,是真元之祖炁。)神隨氣轉,氣定
則神定,心神不外馳,道性本靜寂,修性成真稱為神,神外無心,心外無道。
「元神不昧,靈明真境」:元神定靜不昏亂,心生妄念思為動,人身之元神出入無固定,萬神之軀先求靜心、
放其心。心者神,心靜則神生,神生形固則神全,內外相應,自心神靈自然與道合
真,即真人之境界。
「智道絪緼,大道離相」:道者,虛無之炁,天地之祖。天道是乾(ㄑㄧㄢˋ)的智性,萬化之所自,天地陰陽
兩氣和合,孕育萬物變化而精醇。大道無形無相,遠離人所能想像的奧妙。
「離名無形,生出一炁」:道本無形隱無名,視之不見曰無形,故不能以名,道無形而自彰,虛無而能萬化, 其中有精,生出元始一炁,分為陰陽形成天地。
「可得而形,極真一炁」:大道自無而生,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,陰陽造化氣聚以成形。無始
之始,莫不始於無,「無」非真無,乃道之用,是真元之祖炁。
「真空妙有,形於無形」:道無形亦無塵垢,謂之真空。空者,道之用。道法自然本無空(真)假之分,一切
萬物皆屬物質,唯藉道之元氣以成形,故曰形於無形,此為道之萬化,妙有之用。
「象於無象,非意揣摩」:象指天垂之象,萬物本身所具的形(型)態。聖人依據垂象模擬其形(型)態,描
繪出它們的性能之所宜,這就是卦爻之象(卦的顯象),因此無象之象是謂真象。
並非人的意識所能揣摩想像的。
「無分別心,虛無中有」:無者,無執見。種種分別是人的意識心皆為執見,無執見即能自然,精氣神為人身
內之虛無中來,內外相應,虛無自然能化萬有。
「元精元炁,神風靜默」:道之元精元炁,如同人身內元精元氣,人身即道身,善養氣則精全,精全則神旺,
神隨氣轉,氣定則神定,心神不外馳,道性本靜寂,修性成真稱為神,神外無心,
心外無道。
「元神不昧,靈明真境」:元神定靜不昏亂,心生妄念思為動,人身之元神出入無固定,萬神之軀先求靜心、
放其心。心者神,心靜則神生,神生形固則神全,內外相應,自心神靈自然與道合
真,即真人之境界。
「道之規律,無視無聽」:大道運行有其恆常的軌儀及紀律,它看不見(無相)、聽不見(無聲),自然之道
靜,是天地陰陽運行的動力。
「瞬息萬變,五光十色」:天地自然變化,如人體呼吸、五臟生化瞬息萬變、其變無窮。宇宙運行不已的自然
力,五光十色變化無常,「變」之義非全然是動,而是活化與不可思議的轉化,以
現今醫學與科技時代的說法,是超時空的轉化。
「身心事務,抱神以靜」:天地陰陽變化,如身心事務(物)的生滅更迭,故抱神守一,守住自身神靈不外
馳,培育元陽真氣,是善養精氣神及養形的根本。
「形將自立,形體自然」:人依形而立,氣依形而生,立形定氣,心(神)形不可相離。所謂煉養陰陽之道,
就是生命元素的煅煉,變化氣質即變化形神,人體結構及功能與大自然界的五行能
量相同,只要遵循自然之道,就能養生而延壽。
「心神不亂,適應正道」:心神不亂氣自定,適應四時變化,天道自然、人道自己,天地陰陽變化依其恆常之
規律運轉,默守至正之道,即《道醫經》所言:「存無守有」,守一(中)能生萬
有而通萬化,此造化之源即天地心的道理。
「必靜必清,無勞汝形」:定靜必能養氣,清淨必能養心,無為所以養精,無須勞累自己(汝:你)的苦形。
「無搖汝精,乃可長生」:陽生於靜,陰生於動,欲養元陽壯精氣(腎氣)須從靜字入手,不要動搖自己的元
精,心靜可使元氣充沛,元陽日長則精生,精氣足則神全,自可長生久視(或稱留神
住世),其精神(靈魂)不滅,得之可益壽延年。因此道家內煉修養的最高境界即 是形神合一,也是與道合一,謂之長生。
「至彼至陽,純陽之體」:至極精微的元陽之炁,純淨無雜真陽如日妙藏太虛,無名無形無象之體性。
「至彼至陰,幽深渺微」:至極之元陰,隱微深幽,陰濁下潛為地,杳杳(ㄇㄧㄠ)冥冥其中有精,看不到終極
盡頭。道分陰陽,陽清上、陰濁下形成天地。
「陰陽之原,太極道一」:天地陰陽來自大道所生。一陰一陽之謂道,太極是宇宙的本體,也是宇宙的原始。
「極陰陽原,逐於大明」:至極至陰之中有元陽的一點含靈是主宰的樞紐。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,陰極陽生,陽
極陰生,彼此和諧推動運化,至陰中的一點元陽,驅動追逐萬物同化,陰陽消長生生
不息,能包羅天地一切萬物,故稱大明。
「入窈冥門,至應洞開」:大道隱微長遠幽深,陰陽天地如同一扇門,天門雖杳幽深長遠,節節階梯;地府雖深
重業夙孽,有若鴻毛遇風,一陽一陰即是變化。道本無形含藏萬化於無形曰洞;總宰
萬源於無名故稱大。人身如同天地,心如天工巧琢,身如地載萬靈,宰制二氣五行之
源頭,隱於性命之微,能去雜歸純之用,一旦心領神會開啟覺路,自然洞開明朗與道
相應。(窈ㄧㄠ:長遠。冥ㄇㄧㄥˋ:幽深)。
「智照日月,至陽之原」:智者(聖者)能明大道之奧微,智慧如日月朗照乾坤,此一點靈陽乃人身之原,亦是
天地至陽之原。
「無感之時,深根凝湛」:真元陰陽之炁,性命深根妙合天地,故抱元守一,身內真精自結無生妙果,性為根
苗,心無觸動感受,神意則清靜,守靜常寂就是養性,自然太和元炁絪緼體道合一,
凝神清澈湛然常存。(凝神:將元神或稱元性凝聚,神是主能尋安定的精氣相合。)
「至陰之原,攝跡歸本」:至陰至陽是萬物的本原,陽極陰生,陰極陽生,永無止息,無為而能自化,此即反道
之動,天地陰陽總宰一切萬物,循其跡象收攝應物而化,萬物皆從無中生有,有中歸
無,自然回歸陰陽本原。
「至道精微,心靈不測」:大道至精,微妙深奧,如人之心靈幽深不可臆測。
「窈冥深遠,昏默玄絕」:幽暗深遠,昏濛靜默虛無,超越凡人所能想像的玄奧微妙。(絕:超越之意)。
「忘視自見,忘聽自聞」:忘記眼睛所見,忘記耳朵所聽。道家言「虛」,佛家言「空」,放下感官及五蘊的執
著,五蘊既空無,心空則無所不見,無所不聞。
「則神不擾,而形不邪」:如此清其心源則自心神靈不受干擾,靜其氣海則形體不受邪侵。
「抱守精神,境而不亂」:養氣重在抱守元精守住真元之氣,心息相依神氣自靜,外在塵境紛擾而不亂。
「心與形合,自冥正道」:心與形體內外相合,虛靈寂然不動,行住坐臥自能安於正道。
「聞靜不夭,精神靜慮」:聽到清靜不受驚恐夭惑,元精元神凝定神清,諸陰消盡湛然清靜無慮。
「心聞形逸,長生久視」:心能見聞覺知,虛靈守靜則神全,神全形逸元陽日長,即養生之道,自可長生久視。
「天地有官,綱維萬物」:天地大公無私各主其事,乾為天,一統萬物之始;坤為地,順承天萬物資(滋)生。
天地定位,自然之道靜,故陰陽二氣維繫萬象萬物滋長。(官:主、公、掌事司職)
「陰陽二氣,運載群品」:天地陰陽二氣,運化五行承載各類品物流形。(品物流形:指品質、種類、萬物形態
的自然流動變化)。
「中和妙道,攝衛修身」:大道守一(中)自然微妙,天地萬物互有消長,各安其位,各得其所,人居天地之
間,收攝日月精華,擷取大地豐富資源,護衛身心順四時、寒暑之變化,修養生息。
「慎守汝身,自然昌盛」:人身難得,謹慎守護你的身心,配合天地運行規律,自然形神生發如日月昌明。
「固守其一,以然其和」:固本守一,心神守靜則精氣神自然運化周身,如此陰陽二氣調和即人身心之綱維,是
自然太和之元炁。
「守心歸一,持守大道」:守住真心返樸歸一,持恆堅守天地至正之自然法則,因此說大道運行至理至公。
「處於陰陽,二氣調階」:人處於天地之間,人是陰陽二氣的和合故能維繫身心健全,了解陰陽消長變化之道,
調和陰陽二氣而養生,身心自然平衡和諧逐步進階,常保太和之炁則長生久視不難。
「入無窮門,游無極野」:入於無窮無際的大道,悠游(遊)來去自如於寬廣的無極境界。
「其物無窮,皆為有終」:萬物有形,物種繁多品類無窮,皆有終了壞滅之期。
「其物無測,皆為有極」:道之為物,無形無象,陰陽不測,為宇宙天地萬物之始,湛然虛無是至極之本源。
「心行滅處,清心寡欲」:心行處滅,指無可起心動念之處,清心寡欲自然遠離昏昧。(心行:心念之意)。
「修淨自心,滅念息心」:修心養性清虛明淨,當下念除心自息,心息自生神。(念:今、心。息:自、心)。
「淨極通達,明心見性」:清淨虛極神氣沖和,自在自如通達光明,明心即正覺,見性即見自本性(佛性)。
「形神入化,落影離形」:以形化氣,以氣化神,形神無罣礙,解脫形骸自通神,去人形即落人影,群陰剝盡得
真元,一陽來復和光同塵。《道醫經‧圓真篇》:「陽神出舍玉貌成,日中無影自見
知,風上有輪誰窺測。」
「邈然道絕,黯爾俱滅」:寬廣深遠的大道,絕妙超越言語見聞,元陽如日一朝神光照破,千年黯黑已然同時息
滅。(爾:語助詞,如此、已然之意)。
「智慧開啟,樂觀豁達」:開啟清淨智識而能慧用,自然常樂我淨,身心豁然開朗,暢達無阻。
「精氣神妙,長生久載」:精氣神玄微奧妙,長生不離養生,清心寡欲修性保真,善養自身之真元,形神俱合,
謂之真人,大道無為法自然,常與天地合,長生久載自得萬年春。